图书馆课程总目录手机APP测算平台在线学习
  • APP
  • 微信
    添加方式:
    1:搜索微信号(13236184204
    2:扫描左侧二维码
  •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宽版

    易文化会馆_致力于推广中华文化道德教育

     找回密码
     立即注册
    查看: 7|回复: 0

    六祖慧能经典语录

    [复制链接]

    0

    主题

    0

    回帖

    0

    积分

    下载终身班第一年

    Rank: 10Rank: 10Rank: 10

    积分
    0
    发表于 19 小时前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    文学史记:六祖慧能经典语录
    六祖慧能,作为禅宗的重要祖师,其思想和言论对中国佛教乃至整个文化领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他的经典语录简洁而深刻,蕴含着无尽的智慧和哲理,宛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,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。
    “菩提本无树,明镜亦非台。本来无一物,何处惹尘埃。”这是六祖慧能最为著名的一句语录。它如同一道闪电,瞬间划破了人们心中对于外在事物的执着和迷惑。菩提原本就不存在于具体的树木之上,明镜也并非是固定的台案。世间万物本就虚幻无常,若心中无物,又怎会被尘世的尘埃所沾染呢?这句语录告诉我们,要超越表象,洞察事物的本质,不被外在的物质和现象所左右,从而达到心灵的清净与自在。
    “若真修道人,不见世间过。若见他人非,自非却是左。”此语如同一剂良药,治愈了人们心中的嫉妒和怨恨。真正修行的人,不会去关注他人的过错和缺点,因为他们懂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因果和命运,不应以己之见去评判他人。倘若只看到他人的过失,而忽视自己的不足,那就是一种错误的行为。它提醒我们要保持一颗宽容和包容的心,以平和的心态去对待他人,这样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修行境界。
    “一念愚即般若绝,一念智即般若生。”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智慧与愚痴之间的微妙关系。一念之间,若陷入愚痴,那么般若智慧就会断绝;而一念之间,若开启智慧,般若智慧就会涌现。这告诉我们,人的思想和行为是可以瞬间转变的,关键在于我们是否能够时刻保持觉,不被杂念和欲望所迷惑。只要我们能够时刻保持正念,不断培养自己的智慧,就能够在生活中做出正确的选择,走向光明的道路。
    “心平何劳持戒,行直何用修禅。恩则孝养父母,义则上下相怜。让则尊卑和睦,忍则众恶无喧。”六祖慧能在这里强调了内心的平和与行为的正直的重要性。如果内心平静,就无需刻意去持守戒律;如果行为正直,就无需刻意去修禅打坐。他还提到了孝养父母、上下相怜、尊卑和睦、众恶无喧等品德的重要性。这些品德是人类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,只有具备了这些品德,我们才能在生活中与人相处融洽,共同创造一个美好的世界。
    “佛法在世间,不离世间觉。离世觅菩提,恰如求兔角。”这句语录告诉我们,佛法并非脱离世间而存在,而是在世间的一切事物中体现出来的。如果离开世间去寻求菩提智慧,就如同去寻找兔子的角一样,是不可能实现的。佛法是一种生活的智慧,它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去体会和领悟。只有将佛法融入到生活的点点滴滴中,我们才能真正感受到佛法的力量和价值。
    六祖慧能的经典语录,如同一座座智慧的山峰,高耸入云,令人仰望。它们不仅是佛教思想的精髓,更是人类智慧的瑰宝。通过这些语录,我们可以感受到六祖慧能对于人生、对于世界的深刻洞察和思考。它们犹如一盏盏明灯,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,让我们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保持清醒的头脑,不断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自在。
    回复

    使用道具 举报

  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    本版积分规则

    QQ|加盟|图书馆|文章|安装APP|Archiver|易文化会馆 |网站地图

    Discuz! X3.4Powered by © 2001-2013 Discuz Team.

  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